《彩云追月》 – 中国五声调式音乐

作者体会:

《彩云追月》是中国音乐家任光创作于1935年的一首由竹笛、萧、二胡、秦琴、阮、扬琴等民族乐器合奏而成的一首民乐合奏曲。该曲以充满画面感和诗意的曲名深受听众喜爱。其清雅悠长的旋律,运用中国五调式,即:宫-徵-商-羽-角,的作曲方法,突显出浓郁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,以及广东音乐的精华。

1975年,中国作曲家、钢琴家王建中将其成功改编为同名钢琴曲。在保留了原曲音乐元素和浓厚的中国韵味的同时,将众多钢琴演奏技巧融入其中,中西合璧,广为流传。王建中改编的《彩云追月》是中国众多改编曲目中极其成功,影响深远的一首钢琴曲,经常作为国内各大钢琴比赛的比赛曲目,也是我国专业、业余钢琴教学中最受欢迎的曲目。该曲在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7级-8级水平,因此,王建中改编的《彩云追月》也常常用来检验音乐爱好者的实际钢琴演奏水平。

钢琴曲《彩云追月》由三段式结构写成,分别为引子、第一段、第二段、第三段、尾声。

开头的引子通过颤音、琶音、交替式八度等钢琴演奏技巧,营造了云月追逐、相互嬉闹、月光融融、云层飘动的景象。旋律由缓渐快,再悄悄淡出,袅袅余音,由空灵到喧闹,由若隐若现到明亮高远,仿佛彩云追逐月亮的步伐,由远及近,拉开了“彩云追月”的序幕,即将展现一幅“彩月追月图”的神话图景。

第一段中,左手和右手的相互交替,充满了嬉戏玩闹的活泼感与挑逗感,似彩云轻盈而欢快的步伐,翩翩起舞。紧接着中国五调由低到高,音色坚实而明亮,如明月缓缓从湖面升腾,照亮浩瀚的天空,勾勒出一幅“晴夜明月图”。接着云与月的相遇,重复呼应式的旋律,仿佛表达着云与月的悄悄私语,彼此渐熟。右手高音的空灵和颤音的点缀,如云月遥想往事,沉醉其中。

第二段的旋律左右手在不同的音区进行了两次演奏。右手的琶音展现出云雾将月亮包裹,朦朦胧胧,柔和而飘渺,左手的主旋律重复着第一段中云月交谈嬉闹的画面感,俞谈俞欢。此时主旋律交替,右手主旋律的出现,预示着全曲即将达到高潮,意味着云与月的追逐和打闹渐入高潮。

第三段重量级的八度及琶音,引领着乐曲进入了高潮,营造出宏达而宽广的艺术效果。左手和右手此起彼伏的旋律,如彩云与明月的你来我往,追逐,欢乐,此时此刻,云与月完全沉醉在这追逐游戏当中,忘我,快乐。达到高潮后,旋律由高到低,由明快欢乐到渐渐安静,一步三回头似的旋律,似乎表达这云月之见的不舍,渐行渐远,进入尾声。

尾声呼应开头,似乎在一幅云月嬉闹图后,打开的序幕渐渐合上,由神话的景象回到了现实。

作者非常喜欢这首曲子,并且多次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科学楼、体育馆、音乐学院教室,都柏林火车站,科克火车站,城铁站以及商场中演奏。围观的爱尔兰友人也同样对这首中国作品有着极高的称赞和认可,表达着他们的感受和喜爱。作者也愿意通过演奏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,让更多的国际朋友认识到中国文化的魅力。

以上均为作者个人之见,欢迎批评和讨论,谢谢阅读!

 

发表评论